今年10月16日为联合国第二十二届“世界粮食日”,全球有150个国家和地区,以“强化农业经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轴提高各项农业生产资源效率,增加粮食供应。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表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迁,该会正积极推动“调整耕作制度活化农地计画”,鼓励农地复耕,种植进口替代作物;并推广米食,增加台湾稻米消费量,以提高粮食自给率,降低粮食之碳足迹;并辅导扩大有机作物生产规模,兼顾环境维护;以及推动“云彰黄金廊道农业新方案”发展节水省能源农业等多项措施,重视资源之利用,以行动支持台湾农业。
全球暖化造成气候变迁影响,粮食生产及供应不稳定,全球粮价不断飙高。台湾已将粮食安全提升为“国家”安全层级,支持“地产地消”可避免过度依赖长途运输的进口食品,并提高岛内农产品的消费量,亦符合节能减碳的国际潮流。台湾已设定粮食自给率由目前的32%提至2020年的40%。推动调整耕作制度活化农地计画,是提升台湾粮食自给率的重要关键。措施有:鼓励同一田区每年至少1个期作恢复生产,种植进口替代作物如非转基因饲料玉米、大豆、短期经济林等,或毛豆、结球莴苣、胡萝卜等具外销潜力作物,或可维护农田生态之有机作物,以提高台湾粮食自给率及维护农业生产环境;持续推动“小地主大佃农”,吸引年青人从农,结合企业投入农业生产,让经营效率可以提升,推动地产地销;结合“云彰黄金廊道农业新方案”,设立节水农业生产专区,活化农业资源利用,并强化节水农业科技与资讯应用,投入发展种植进口替代作物之节水农耕技术、育种及高科技农产业聚落,达成目标并兼顾绿色农业永续经营之示范作用,并进一步带动台湾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