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台湾具有特色且老少皆宜的重要水果,由于栽培期间容易遭受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果腐病、红蜘蛛及蓟马等病虫害侵袭,农民习惯依赖化学农药来防治,尤其为了防治危害最严重的红蜘蛛,很容易有农药残留的问题。为此,“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农业试验所策略性运用健康种苗、清园和监测之栽培管理,并搭配所研发的非农药植物保护制剂,研拟出一套完整的草莓病虫害整合性管理技术,省钱又环保,并能确保消费者吃得安心。
首先是“健康种苗”,苗圃管理得宜,移植于本田后,可以有效减缓病虫的发生,并使“非农药植物保护制剂”更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其次是“清园”,无论苗圃或本田,将园区内外杂草清除干净,不要留下残枝、叶、花及果,成为病虫源栖息、繁衍的场所。再来是进行“监测”,每周确实调查病、虫发生的种类与数量,依据其生态特性与发生程度,掌握适当时机,及时策略性地调整防治方法与强度。
另外,病害的非农药防治方法,则是利用“4-4式波尔多液”进行清园,降低病原菌密度。适时施用亚磷酸,可增强植株抗病性,预防果腐病之发生。白粉病发生初期,以乳化葵花油二至三百倍施用,可防治炭疽病。至于红蜘蛛和蓟马,定期施用植物油混方,可有效控制。
农业试验所表示,这套草莓病虫害整合性防治策略的流程,必须种植“健康种苗”、落实“清园”和“监测”,并紧密配合“非农药植物保护制剂”之使用,与农药防治比较,不但更便宜,效果也相当,但更重要的是可生产出高级无毒的草莓供消费者安心享用,并维护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