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整体农业人口平均年龄达62岁,为鼓励年轻人回流农村,“农委会”推出“新世代农业工作者培育方案”,要培育更多年轻人“做农”,预估要辅导超过一万名“农业小老板”,提升产业产能,要大家一起当“百万年薪”农夫。
台湾农粮产业受限于土地大小,一直都是劳力密集,且土地取得不易。为鼓励年轻人回流,希望通过农地银行、休耕地活化,并倾向发展“进口地带”,包含鼓励黄豆、玉米、小麦等种植,不必再依赖进口,另外花卉、水果、中草药等,也是重点辅导项目。“农委会”也希望与大学合作,结合理论、农场学习机制,让年轻的一辈看到农业价值,找到方向,“觉得从事农业也可以很高尚”;并通过设立农民学院,让不是农业科系学生,也能学习、认识农业技术。“农委会”计划主要针对农粮产业,希望借由帮助农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销售面以提高产值。
根据“农委会”规划,6年计划辅导1.25万位青年从农,也将设立大学“公费专班”,希望毕业留农率超过9成。此外,还将设立育成基地及青年农民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希望辅导青年农夫老板收入达百万,而青年农业工作者于受雇半年后平均薪资达基本工资1.5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