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台湾菇类栽培菌种弱化问题,提供品质稳定的菌种,提升生产效益,台湾“农委会农粮署”辅导社区农会成立“台湾菇类菌种产发研究中心”。未来该中心将生产优质菇类菌种提供岛内菇农使用,提升产量与品质,估计每年可增加整体菇蕈产值2成,约26亿元新台币,使产业竞争力再跃升。
台湾菇类以香菇、木耳及金针菇为大宗,还有杏鲍菇、秀珍菇、鸿喜菇及珊瑚菇等新兴菇类,年产值约133亿元新台币,占蔬菜总产值的18%。菇蕈类与一般作物生产方式不同,遗传组成较单纯,易受环境及长期繁殖影响,发生变异及弱化问题,直接影响产量及品质。台湾太空包香菇每万包产量由2005年的256公斤下降至2014年的214公斤,产能递减,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其他菇类也有同样困扰,亟需建立专业菇类菌种中心协助提升品质及稳定供应。未来进入量产阶段,将规划开放菇农入股,共同投资成立公司,专业经营菌种供应,以强化产业上下游经营效率及建立利润共享关系,创造产业、消费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