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第13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福州落下帷幕。本次交易会举办的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合作展,突出海峡特色,分设精品展示区、闽台农业合作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展区,集中展示了福建对台农业合作的发展成就与亮点。
截至2015年9月底,福建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540个,合同利用台资35.4亿美元,实际到资20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位居大陆第一。闽台农产品贸易呈持续增长态势,2014年贸易额达15.7亿美元,年增26.2%;今年前三个季度,贸易额12亿美元,年增3.96%。
在闽台农业合作展区,40多家大陆台资农业企业参展,展出果蔬、花卉、中药材、保健食品等涵盖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的百余种展品。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自然条件、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基本相同。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在开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零关税进口台湾农产品、制定两岸农业合作地方性法规、开展两岸特色乡镇交流等方面一直走在大陆前列,始终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首次设立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展区,福建的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集中亮相。福建在大陆率先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2006年以来先后设立漳浦、漳平、仙游、清流、福清、惠安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大陆创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最多的省份。统计数字显示,截至目前,这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累计引进533家台资农业企业、1000多名台湾农民入驻,引进台资9.5亿美元;主要涉及花卉、水果、茶叶、食用菌、渔业和休闲农业等,2014年涉台农业产值达60多亿元人民币。
福建的台湾农民创业园数量规模、发展水平和建设成效均居大陆前列,已建立大陆最大的台湾蝴蝶兰、高山茶和甜柿生产基地、福建省最大的鲜切花种植基地。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被台湾民众誉为“大陆的阿里山”,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成为台商农民朋友投资创业的重要平台,成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