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在海洋食物链中扮演最高阶的掠食者角色,同时也维系着食物纲的稳定性。因此,国际间对于鲨鱼的保育措施持续增加,其中一种措施就是禁止捕捉、持有及贩售特定鲨鱼种类,对于急需保护的鲨鱼资源給予严格的渔捞限制。
近几年台湾新研发出的隔绝式恒温聚合酶链锁反应技术,提供了缩减以分子技术鉴定物种的程序与时间。使用此方法之前必须先设计针对禁捕鲨鱼种类的物种专一性引子与萤光探针,事先将所有的药品冷冻干燥后,以特定比例混合在同一反应管中备用。当需要检验样本是否为禁捕鲨鱼时,只要剪下一小块组织磨碎,无须进一步纯化,只要取其中一滴含有待检测样本DNA的液体,加入上述已事先配置好的反应管中,放入iiPCR的仪器,30分钟内即可得知是否为禁捕的鲨鱼种类。
此检测原理是目标物种的DNA若存在反应管中,便会被物种专一性的探针与引子黏合,经由iiPCR增幅特定基因片段时,释放出萤光而被仪器侦测到,若非目标鱼种,因为DNA序列不同无法与探针、引子黏合,则不会有萤光反应产生,仪器显示为阴性反应。
此检验技术操作简单,任何人经过几次练习皆可使用,且仪器可携带至任何地点,使用时不需要依赖交流电,因此非常适合用于现场即时检验,除了大幅缩短检验时间之外,还能避免因为查扣大量怀疑样本,最后经生命条码鉴定结果并非是禁捕鱼种而产生扰民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