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水产试验所进行例行性台东海域鱼类相调查时,在台东县东河乡外海350米深处捕获5尾罕见小型鲨鱼,经鉴定后确认为台东新记录的卡氏尖颔乌鲨,属乌鲨科的小型鲨鱼,目前全世界仅于日本、夏威夷及台湾发现本种。
1986年首次在日本爱知县330公尺深海捕获本种,1987年在德岛县捕获第2尾,于1990年由东京大学的望月贤二和大江文雄教授发表为新属新种。本种属名描述三角形的颚部,种名则为表彰采集者壁谷裕道船长。台湾先前分别在东港及南方澳的拖网混获中发现本种。本次在台东海域以单层刺网捕获5尾样本,尾叉长介于26.2-32.6厘米。其中有1尾存活,低温包装携回本所尝试以10℃低温海水饲养,但仅存活1日。
卡氏尖颔乌鲨的牙齿与一般鲨鱼的利齿完全不同,仔细观察本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牙齿均为针状牙。更特别的是上下颚部分可往前方延伸,搭配尖牙可有效突袭猎物,这种独特进食方式与尖吻鲨科的欧氏尖吻鲨相当类似。
本种有日夜垂直洄游的可能,白天主要栖息在300-400米深海处,夜间则随着猎物如小型灯笼鱼群移动至水深150米处浅海觅食。和大多数乌鲨科成员一样腹部有发光器,但其功能是相互沟通还是吸引灯笼鱼等猎物尚有待厘清。